龙山。
南天门。
东山街道龙山前村东,有一座不高的山,名曰龙山,山前旧有庙宇龙山寺。龙山寺于金元时期就已存在。光绪《文登县志》载:“当金元之际,民物丰饶,家给人足,释老之说,得而中之。梵宫道刹,照耀山阿海峤间。”1931年夏,荣成第一个党组织——荣成县临时革命委员会在龙山成立。2016年,修建龙山革命纪念馆,向社会开放。
龙山寺后石山之上,有两块巨石相抵,中可通人,世人称之为南天门。
呼吸通霄汉,凭陵跨斗牛。
盘空风色冷,长啸海天秋。
路转层厓陡,林寒白日幽。
携来谢眺句,惊起蜇龙愁。
——【清】林钟岱《游龙山寺登天门绝顶》
林钟岱,字子詹,号实庵,荣成市上庄镇蔡官屯村人,清乾隆六十年(1795年)举于顺天,嘉庆四年(1799年)乙未进士。曾担任兵部职方司主事、车驾司郎中,补江南道监察御史,转掌湖广道监察御史,诰授朝议大夫。史称林钟岱“为人刚方清慎,辩论鲠直,居乡好义”。著有《花与草堂诗集》。
荣成,是林钟岱的家乡,林钟岱对家乡山水,寄予了最真挚的诗人情怀。龙山上的南天门,简单粗犷,也能让诗人想象的翅膀直冲云汉。踏上龙山,仿佛跨上了斗牛,诗人的气势也一下子变得宏大开阔。天空如碧,长风浩荡,远处的潮声,是龙山秋色里最激发诗人情怀的韵律。回望登山路,陡峭的石崖间,路径掩映,若有若无,秋阳下山间林木深暗幽静,崖路与幽林,同盘空长风、海天啸声一起,绘就了龙山动静相宜的秋景。诗人猜想,连同诗人在内,那些题咏山水的风流佳句,应该能惊醒龙山下沉睡的蛟龙,解它千古忧愁。
龙山上的南天门景色简单,但林钟岱的诗情并没有因此而失色。“呼吸通霄汉,凭陵跨斗牛”,盘空长风、海天潮涌,路险林幽,在这远胜春朝的秋色中,林子詹把诗情引入碧霄,霸气豪迈。此山水之咏,当铜板铁琶以歌之。
(张少华 编辑)
(荣成时讯数字报)
|